首页   加西网: westca.com | 网站大陆访问入口: 88tours.com

我的落基山脉之旅二 打印

(十三) 泛舟米利万卡湖 (Lake Minnewanka)

08.26: Vermilion Lakes -> Hoodoos -> Cascade Ponds -> Johnson Lake -> Lake Minnewanka -> Bankhead -> Canmore Town

在去Lake Minnewanka的山道拐角处, 我们意外地发现一群高山羊在路边悠闲地进餐。尽管地上的青草并不肥厚, 而且有几辆车在附近偷窥, 这些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好胃口。大概从来没有被人类骚扰过, 它们也都养成了大大咧咧、目中无人的脾气。一只小羊羔径直踱到路中央的黄线处, 东张西望。一辆大型旅游车也没了脾气, 悄无声息地远远停下来, 生怕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终于, 小羊羔结束沉思, 决定了它的方向。在它的带领下, 羊群爬上山坡, 钻入密林中。

车一拐过山角, 明丽轻快的Lake Minnewanka出现在我们眼前。与落基山脉大多数静寂如小家碧玉般的湖泊不同, Lake Minnewanka显得热情而爽朗。这也是Banff附近唯一可以驾驶机动船的湖泊, 我们早就计划在这里驾舟畅游。

把车泊在树荫下, 我们就近围着一块平整的山石开始简单的午餐。昨天在Safeway买的香肠真不错, 面包一夹就是现成的"冷狗"。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Betty带的"红翻天"剁辣椒, 加上一点异常开胃, 居家旅行必备呀! 饭后人手一蕉, 闲聊中我们开始评论各省的车牌: BC省把它们的口号放在车牌上"Beautiful Columbia British"; Albert亚省的口号是它们的省花野玫瑰"Wild Rose Country"; 美国邻居的车牌就不说了, 各州各有特色。只有安省的车牌最简单, 白底蓝字, 没有一点个性。

野餐后我们去湖岸边的船坞打听游船的时间表, 离最近的三点的那班还有一个半小时。这麽长的时间可不好打发, 而且这种玻璃钢的巡洋船价格不菲, 一个半小时的游程三十元每人。在商议的时候, Fred留意到有自驾机动船可以租。我赶忙上去问驾这种船要不要执照, 要知道加拿大这地方除了杀人放火, 随便干点啥都要有照才行。万幸开这种船不要照, 正好碰到昨晚一起洗温泉的那对韩国夫妇刚驾船回来, 他告诉我操作很简单, 极容易控制。就是它了, 当然出发前简单的一分钟培训还是不能少, 我们还被告知湖中有一片水域是潜水区, 我们不能去。不能走得太远, 以能看到船坞为限。而且还发了一把哨子, 以备救急之需。

于是四个旱鸭子就准备乘风破浪了, 当然我们还没有自信到敢不穿救生衣。船的操纵确实不难, 一拉油门阀, 我们缓缓地离开了码头。绕过限制速度的水域后, 眼前豁然开朗。速度慢慢加上去, 船两旁白浪翻飞, 湖风带着丝丝凉意。俐坐在船头, 她90磅的体重显然显得不足, 船头高高翘起。两位主副驾驶在船尾正襟危坐, 一点都不敢大意。很多人租船是为了垂钓, 看得Fred这个铁杆钓鱼迷大为眼馋, 一直后悔没有带鱼杆来。

Lake Minnewanka呈长条形, 延绵二十几公里。一气开到了两山即将交汇处, 回头看去, 船坞只是依稀可见。熄了油门, 任小船在湖面上飘荡。两岸群山如画, 蔚蓝色的湖水深不见底。波浪轻轻地拍打船的侧边, 一只水鸟在水面上滑翔, 划出长长一道波痕。左侧的山明显有山火的痕迹, 让人联想到依旧肆虐在BC省的森林大火。

渐渐地觉得有些冷, 也到了该回去的时间。归程上我们没有兜圈子, 一气全速开回码头。全程耗时一小时, 船资只要三十二元, 比坐封闭的玻璃船可要过瘾得多。

(十四) 亲切的Canmore小镇

08.26: Vermilion Lakes -> Hoodoos -> Cascade Ponds -> Johnson Lake -> Lake Minnewanka -> Bankhead -> Canmore Town

回到停车场傻了眼, 挡风玻璃上别着一张通知云: 你们没有出示合法的停车许可证明, 去某某地补交费用等等。几个人一合计琢磨出估计是第一天我们在接近Banff镇时, 尾随着一辆军车走了最右道。其实游览车应该走左边两条收费道, 我们还一直纳闷该在什麽地方买票呢。幸好只是补票没有罚款, 呵呵.....

回去我们走的是另外一条道, 路上经过一个被废弃的城市 -- Bankhead。二十世纪初, 由于盛产煤炭, 以及传说中的黄金, 无数做着发财梦的淘金者蜂拥而至, Bankhead一度比Banff还要发达繁荣。据说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煤矿遗址都还保存完好。不过看到从主道出发,单程需要走四公里才能到达, 我们都打起退堂鼓。因为大家都急不可耐地要去离Banff约二十公里的Canmore小镇逛逛, 当然主要目的是尝尝那里的中国菜。

进入Canmore镇前, 去路边的旅游信息中心取了一些资料。很沮丧的得知我们明天已经不太可能去Yoho国家公园的Lake O'Hara, 为了保护这片净土, 公园禁止普通车辆进入。要麽徒步走单程十四公里的山道, 要麽坐公园的区间车。不过区间车一般提前九十天预定, 她并不看好我们的运气。既然如此, 不去也罢。问起镇上的中国餐馆, 老太太推荐了Famous Chinese, 就是我们今天想去的川扬。

Canmore由于不直接靠近风景区, 显得比Banff更生活化, 并不是全部以旅游为生的。俐居然在一家服装店淘到一件合适尺码的Columbia防寒外套, 确实不简单, 在多伦多都很难找得到她的尺码。赫赫, 尽管她仍嫌这份生日礼物不够厚重, 出门在外也就讲究不了那没多了。大概是因为地价较为便宜, 游人喜欢在此住宿和用餐。所以镇上餐厅旅馆林立, 看起来比Banff还要热闹几分。

在镇上闲逛时看到图书馆, 由于好几天都没有收电子邮件, 就想去里面碰碰运气。图书馆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 儿童读物很多。四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都有人在用, 而且也不象很快就可以结束的样子。这时我们就打起了那台儿童专用上网电脑的主意。观察再三不象有人要用的样子, 于是几个大人偷偷摸摸地轮流检查了一下邮件。可悲的现代人, 三天不上网查邮件就象少了什麽东西一样。

到川扬的时候还不是正饭点, 生意并不多。点完菜后跑堂还专门和我们确认锅巴菜的做法。这个香港跑堂国语不错, 大概是接待台湾游客比较多的原因。几个菜的味道实在是一般, 中式菜名, 西式的做法。但好歹也是中国菜, 充饥还是足矣。

Fred泡温泉上瘾, 今天依旧兴致不减。他提议饭后再去泡一把, 我实在是受不了长期的热水浸泡, 就不打算去了。结果大家一起去旅馆附近的印地安人手工艺品商店看看, 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手工制作。手工材料都不算细腻, 但有一种朴实的美。

(十五) 高山飞瀑 (Takakkaw Falls)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今天的主要游程安排在Yoho国家公园, 但晚上要赶往93号冰原公路与11号公路交界的十字街住宿。Yoho一词, 本是当地土著居民用来形容"惊奇、恐怖"的词语, 希望它也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与聚集了众多游客的落基山脉前门Banff, 以及后门Jasper不同, Yoho至今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神韵。真正崇尚自然的高山徒步旅行者对这里情有独钟, 也正是被其粗犷的野味所吸引。

一上1号公路就发现天气不好, 乌云黑压压的贴在头顶, 山雨预来的样子。开出去没多久, 铜钱大的雨点就噼哩啪啦地敲打着车窗。过了Lake Louise后, 天色慢慢转亮, 但那片多情的乌云还依依不舍地追随着我们。在与乌云的追逐中, 不知不觉就到了著名的大陆分水岭Kicking Horse Pass。过了这座山峰, 我们就离开了亚省地界, 西面就是美丽的BC省。

在崇山峻岭间, 横跨加拿大的1号公路和太平洋铁路蜿蜒而行。在著名的Spiral Tunnels观光点, 是观察天平洋铁路和Kicking Horse Pass的绝好地点。为登上险峻的Kicking Horse Pass, 铁路线利用隧道呈八字形蜿蜒而行。在密林之间, 铁路线清晰可见。这条浸透着华工血汗的铁路是当年BC省并入联邦的条件, 很难想象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要耗尽怎样的艰辛才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雨后山雾腾起, 层层薄雾围绕在山腰, 好像一根腰带。

离开Spiral Tunnels观光点后不久, 下1号公路北上Yoho Valley Road。在隐藏在密林之间崎岖的山区公路上穿行, 一条小溪陪着我们一路欢唱。某一段路特别险要, 大角度的盘旋之字路, 基本上是直上直下。虽然是两车道, 但一辆车通过都要胆战心惊。在狭窄曲折的山路上走了约十五公里, 终于看到了极其壮观的, 落差近400米的高山飞瀑Takakkaw Falls。

Takakkaw Falls自两山交汇处奔腾而下, 水量丰富, 四季不绝。澎湃的水流自高山顶上倾泻下来, 雄伟壮观。下落途中有一处岩石突起如同瀑布潭, 水流撞击上去又反弹空中, 腾起水雾阵阵。沿小径可以一直下到瀑布水花溅到的地方。抬头望去, 真的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震撼感觉。自瀑布而下的激流带着来自冰河的泥土, 河水呈奶白色。我们试图用牛奶、豆浆等等来描述它的颜色, 最后觉得还是鲫鱼汤最为合适。到下游水流逐渐缓下来, 泥土慢慢沉积带在水底, 形成一条碧蓝的玉带。

(十六) 幽谷佳人 - 翡翠湖 (Emerald Lake)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沿Yoho Valley River返回1号公路后, 前行不久就到了Field。这也是附近唯一可以称得上城镇的地方, 也就是几幢房屋而已。公路左侧的河滩已经干枯, 露出布满鹅卵石的河床, 看来今年这里的雨水确实不多。下一个要去的景点是翡翠湖Emerald Lake。

去翡翠湖途中我们在天然桥稍做停留。天然桥是Kicking Horse River长期冲刷河床底部的岩石自然形成的拱形"桥"。其实, 桥的中间部分是断开的, 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汹涌奔腾的水流从桥洞中传过。这奔流的河水千百年来日夜不休地冲击着石壁, 毫不留情、锲而不舍地冲击着一切阻挡它们去路的地方。与这座大自然造的桥平行的有一座人工木桥。穿过木桥到达对面的石壁上, 我们才真正的踏上这座天然桥。俐提议我们从桥上走到对岸, 我抢先跨过第一道约一米的大缝隙踏上"桥墩"。她却说什麽也不敢迈过来, 几番威逼利诱都不成功, 只好让她给站在桥中间的我留了一张影作罢。站在几乎孤立的"桥墩"上, 细雾一般的水花飞落脸上, 河水自脚下轰隆隆奔腾而过, 我也不由得有些胆寒。

去翡翠湖的路依然不很宽阔, 但可以开到八十, 所以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停车场已经很拥挤, 连大客车的停车场地都满满当当。可见这深藏在深谷中的幽谷佳人早已名声在外。翡翠湖如其名, 翠绿的湖水盈溢在山谷之间, 只怕是翡翠也难以形容她的颜色。和Lake Louise和Moraine Lake相比, 翡翠湖更加温馨安然。平静的湖面上, 一两只红色的独木舟点缀其间。翡翠湖好像坠落人间的仙子, 她的美丽已经无法用文字形容, 此景只应天上有, 看一眼已是无憾。毫无疑问, 翡翠湖是这次落基山脉旅行中看到的最美丽的湖。

跨越长长木桥才能到达的旅馆Emerald Lake Lodge静立在冰原上, 住在这里大概和仙境也没有区别。本来准备在湖畔的野餐桌上午餐, 以蓝天白云调味, 以清山碧水下酒。一路紧紧追随我们的乌云这时已经悄悄压在头顶, 黄豆大小的雨点也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只好在车里午餐了, 胃口当然也大打折扣。

(十七) 雨中艰难的远足 - 探Wapta Falls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在车上等待雨停的时候大家在讨论要不要去22公里外的Wapta Falls。时间应该不是问题, 只要在天黑前赶往十字街投宿即可, 主要是天气。最后还是Fred一语结束了讨论: 还是不要留下遗憾的好。于是冒着风雨, 我们又上了路。

天公做美, 开着开着雨慢慢小起来, 最后没了。尽管乌云还低低地压在头顶, 大家的心情还是好了很多。大概是已经进入BC省地界, 1号公路上车多了起来, 而且很多是大货柜。山路起伏相当大, 路上不时有小心泥石流的标示。急速的下坡时, 耳朵会有如同飞机下降的难受感觉。在上山爬坡时, 我们对美国车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已破灭。美国车一向以马力大, 动力比日本车强劲著称。我死踩油门直至转速到近五千转, 速度还是稳稳地保持七十。由于大部分路段不准超车, 我都能想象到后面车的司机极度不满的表情。一有超车机会, 立马超越我呼啸而过, 一骑绝尘去也。也许我们应该租一辆吉普。令人诧异的是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去瀑布的指示牌, 看到离开Yoho公园的标志后, 我心里越来越不安。开始留意里程表, 安慰自己可能马上就到。几双大眼睛左右巡视, 不停扫描, 直至看到离BC的Golden市只有10公里的指示牌, 我们才彻底绝望。趁着前面修路造成的暂时交通阻塞, 我打了U turn, 还是回去吧。

回去路上我们依然不死心, 密切注意里程表。终于在旅行指南给出的大致位置发现去瀑布的小小标示牌, 原来在来路上是没有指示的, 害得我们跑了50多公里的冤枉路。沿着指示开上一条狭窄的石子路, 沿途没有一辆车, 十分荒凉, 小雨又开始下起来。五分钟后终于看到一个小小的停车场, 虽然只看到一个正在换衣服准备远足的人, 幸好还有稀稀落落四五辆车。Wapta Falls还需要走单程2.5公里才到,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艰难的远足。

进入弯弯曲曲、消失在密林中的小径前, 我们排好了队形。我打头阵, Fred殿后, Betty和俐走中间。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中, 除了脚下这条小径, 看不到任何人工的痕迹。想到可能出现的种种危险, Fred捡起一段枯木, 我也在四处搜寻防身武器。雨越下越大, 几个人都套上帽子, 不发一言地快步在密林中穿行。脚下的路也越发原始, 盘根错节的树根不时挡住去路。路上不时看到腐朽的枯木倒落林中, 除了几个人的脚步声外, 耳边还不时传来不知名动物发出的咕噜声。朝前看, 往后看, 依旧只有我们孤孤伶伶四个人, 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胆怯。上坡又下坡, 从泥泞的土路到厚密松针铺垫的小径, 我们都在盘算走了多少路, 还有多少路。

在绝望之中, 来路上终于出现了回来人的身影。他们说我们已经很接近瀑布了, 果然隐约听见了水声。再行几步, 轰隆隆的水声越来越响, 我们终于看到了Wapta Falls. 观景点设在悬崖边边, 瀑布虽近在眼前但也只能远观。Wapta瀑布落差并不大, 和Bow Falls类似, 但截面很宽。水流奔腾而下, 在下游的岩石上溅起朵朵白浪, 水流很急, 颜色类似奶白色的鲫鱼汤。

比我们先到的一对老夫妇观赏了一会儿, 准备回去了。我们也想有个伴, 稍微休息片刻也远远尾随他们回去了。回去的路下坡居多, 心情也放松很多, 至少知道前有"古人", 后有来者。那对老夫妇脚力不差, 我们奋起直追也只能遥遥看到他们的背影。回去我计了一下时, 大约20分钟, 看来去路上大约也只花了半个小时。到停车场后每人各进一蕉, 补充完能量后我们就要从1号公路回到连接路易斯湖和Jasper的93号冰原公路。

(十八) 鸦爪冰河.博湖.佩托湖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93号冰原公路沿途分布着代表落基山脉的雪山、冰河、湖泊和瀑布, 全长230公里。首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欧洲征服者感叹道"这里集中了50个瑞士"。冰原公路限速90公里, 令我惊讶的是大部分路段依然是两车道, 有观景点的路段会多出一根拐弯道, 更加宽敞一些。

沿冰原公路北上不久就能在左手边看到形如巨大鸟掌的冰河呈现在岩石之间。鸦爪冰河正如其名, 曾经有三条冰河蜿蜒贴在山的表面, 酷似乌鸦掌。现在最下面的一条已经消失, 只剩下两条, 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造成了很多景观的消失。再往前行不久就到了Bow Lake, Bow Lake系鸦爪冰河融化而成。湖面宽广, 烟波浩淼, 依旧是可爱的碧蓝颜色。Bow Lake湖畔有一家红顶、象蒙古包一样的旅馆, 旅馆边的湖岸处视角很好, 蜿蜒着冰河的险峻群山清晰可见。

Bow Lake前耸立的Bow Pass海拔2070米, 是冰原公路的最高点。博峰的西侧山谷中静静地躺着佩托湖Petyo Lake。大约几十年前, 一个名叫佩托的导游喜欢在湖区露营, 此湖即以他为名。当时佩托就已经抱怨来这个湖游玩的人已经太多了。前往俯视佩托湖的眺望台并不容易, 从停车场出发需要走不短的一段山路。不过这段山路是高山植物的宝库, 长满着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奇异花草, 小路上弥漫着落叶松的清香。

我们到达搏峰观景台时雨已经小了。不同于其他湖泊在湖畔观赏, 佩托湖俯视最美。从高处更可以欣赏到与众不同、宏伟雄奇的远景。湖的形状很不规则, 一端象极了海星的触手。湖水呈现浓浓的碧蓝色, 据说湖水的颜色因季节、时间的不同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雨后的薄雾中, 佩托湖更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十九) 十字街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在暮色尚未降临前, 我们终于来到了96号冰原公路和11号公路的交汇点 ?C 十字街Crossing。从路易斯湖到Jasper, 这里是唯一有加油站的地方。The Crossing Hotel就是我们今晚投宿的地方, 可以这麽说, 这里的几乎所有设施建筑都是这家旅馆的物业。

Check-in的时候, 我们惊喜的发现房客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Spa, 而且客房提供上网服务。旅馆的客房大多是连成一排的小木屋, 我们选了两套连着的房间, 车就停在房间门前。安顿下来后发现时间尚早, 我们决定先在周围逛一逛, 顺便打听一下明天去游冰河的雪车的时刻表。雨已经停了, 但浓雾尚未散尽, 依旧在山间环绕。

十字街的商店里面的旅游纪念品是我看到最为丰富的, 价格也还公道。几乎所有的图片册都有多语言版本, 当然也少不了中文。逛一圈下来, 每个人都小有收获。Fred更在一本图册上发现了一张红色岩石的图片, 赞赏不绝, 可惜这个地方在卡城附近,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了。纪念品商店旁的餐厅是半自助式的, 套餐中的法式薯条一般, 但肉酱很棒。

饭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去试试旅馆的Spa。小雨又开始下起来, 希望明天的天气如预报的一样好起来。说是Spa, 其实是个大型的按摩浴缸。旁边还有桑拿室, 好像要自己烧起来, 想想还是算了。正好一对白人夫妇刚好泡完出去, 我们就老实不客气地跳进去了。浴缸里有多达十多个泉眼, 每人背靠一个, 还可以脚抵一个。奔波劳累了一天, 躺在池里让水流冲击按摩一下真是享受。不久一对老年夫妇加入进来。他们从Manitoba来, 不过以前在大瀑布附近的St. Catherine住过很长时间。这是他们第二次来Banff, 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 也肯定会有第二次Banff之行的。

为了错开去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的高峰时间, 而且还想在清晨去一下离旅馆不远的Mistaya Canyon, 我们依然要早起。

(二十) 冰川漫步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清晨起来, 第一个想到的是加油。因为在去Jasper路上, 这里是唯一的油站。开车转了一圈, 发现全部都是Full Service, 价钱也是异常昂贵, 95.9一百升。只好拍拍我们的宝马"伙计, 今天你喝的油可不简单"。正面对着的群山依旧是云遮雾罩, 给我们加油的小伙子说这种天气在这里非常平常。

Mistaya溪谷在十字街往路易斯湖方向五公里, 我们昨天开过来时没有看到指示牌所以错过。走进通往溪谷的小径不久, 一棵倒塌的巨松正正好拦在路上, 好像一位挥动大斧收买路钱的山大王。也不知道是天然还是人为, 没办法只好接受这"胯下之辱"钻过去了。溪水是高山上的冰河融水而成, 上游水流徐缓。穿过密林后从高达三四十米的石缝跌落下来变得十分湍急, 水流撞击石壁发出巨响。溪谷边的山坡上, 高高低低的松树错落有致。脚边就有一棵象盆景一样的小松苗, 感谢松鼠和鸟类, 是它们把松树的种子传播四方。

在赶往哥伦比亚冰原的路上, 我们在几个小溪流处都小作停留。其实沿着马尾松林中的小道可以通到很多隐藏在密林中的安静的湖泊, 这是徒步旅行者的最爱, 可惜我们时间欠奉。走在路上, 阳光逐渐驱散了浓雾。车一拐过山腰, 入眼的是几山环抱的巨大山谷。初升的阳光在雪山顶上闪烁着点点金光, 细纱般的薄雾依旧在山谷中游走。眼前的景色如此之美, 以至我们都久久不愿意离开。

终于在前方看到了冰原旅游中心的红顶小屋, 我们就在这里乘坐雪车进入冰河。哥伦比亚冰原是冰原公路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 也是北极圈外北半球最大的冰原。很多河流发源于此, 并注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从冰原公路上看到的, 只不过是源自哥伦比亚冰原的冰河之一, Athabasca冰河的末端, 但它那宏大的气势已经很令人折服了。据雪车的导游讲, 冰原每年冬天增厚15厘米, 但夏天气温升高时会融掉20厘米。所以冰原每年都会以一定速度变薄, 全球变暖更加加速了这种变化。可能在不久的未来, 冰原也会象世界上的其他自然景观一样消失。

我们到得很巧, 正好赶上9:45的那班车。先由普通旅游大客车把我们拉到接近冰原的半山腰, 然后换乘巨型雪车上去。山坡上长满了黄黄绿绿的低矮苔藓类植物, 冰河融水汇成的小溪流从山坡上涓涓流下。第一眼看到雪车时, 真要被它的巨大轮胎吓倒, 有一人多高。雪车的司机兼导游是个热情健谈的白人小伙。在他的一路解说中, 雪车从坡度接近九十的山坡上缓慢地驶出。感谢这些巨大的轮胎, 抓地性能超强, 而且整个车身重心很低, 我们才没有翻车之虞。下到坡底驶过一个水洼, 正好可以洗涤一下轮胎。到这时开始, 雪车才正式爬上这千年不化的冰河, 遥远的上前方那片晶莹剔透的冰川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用爬来形容正在上坡的雪车速度一点不过分, 冰河在巨大轮胎的挤压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特殊的雪车由卡尔加里大学研制, 全世界也只有二十来辆。渐渐地, 已经在冰河上漫步的人们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我们终于来到了这近两千多米海拔的冰雪世界。

脚真正踏上冰河时, 我才发觉我的想象有误。一直以为踏上的会是坚硬的万年寒冰, 可能还有些滑。其实脚下的冰河是由松散的冰粒相互挤压形成, 落脚处比较松软, 比踩在雪地上更为坚硬而已。想象中真正更高处的冰川应该坚硬得多, 更接近我的想象才对。近看才发觉冰河也不是纯粹的洁白颜色, 微微带一点浅浅的蓝色, 想想落基山脉到处可见的碧水就不难明白了。冰河融化后的涓涓细流冲出一道道小沟, 一路叮咚流下山去, 用手探探确实寒意入骨。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 其实在阳光照射下冰河上并不是非常寒冷, 一件普通的挡风厚夹克就可以了。太阳从乌云背后探出头来, 万点金光闪烁在洁白的冰原上, 非常刺眼。冰河两侧的高山都是光秃秃的, 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几小段冰河附着在山壁, 据说也是每年都在变薄。在冰河上呆了二十分钟左右, 我们就乘上雪车打道回府了。

下到冰原旅游中心大家都有些哆嗦, 极其盼望来点热的饮品或食物。正好在餐厅看到有卖方便碗面的, 就每人来了一碗。面是韩国面, 都要的是超辣, 狼吞虎咽捞完面条, 再来几大口辣得让人流眼泪的面汤, 那叫一个过瘾。离开的时候没忘了接点开水在碗里。回到停车场后把各种食物拎到野餐桌上, 豆子罐头, 自制冷狗配红翻天, 人手一段脆黄瓜嘎嘣嘎嘣大嚼。过往的行人纷纷注目, 我们自己也感觉有一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客气概。

(二十一) 水的力量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在前往Jasper的途中水声不绝。冰河的融水由涓涓细流汇成小溪, 溪流潺潺变成小河。流淌到山势险峻之处奔腾而下, 便是大大小小的瀑布。在离Jasper镇约55公里的地方, 我们遇上了Sunwapta Falls。源自哥伦比亚冰原的Sunwapta河, 沿冰原公路流淌, 改变流向后, 与南来的Athabasca河汇合形成这条瀑布。

从冰原公路出口走到Sunwapta瀑布须十分钟路程。瀑布落差不大, 约十五米, 正对着瀑布的一座小木桥是最佳的观察点。两股水流绕过一座小岛开始会合, 然后从石壁上滚落倾泻而下。小岛上的松树看来根扎得很牢, 顽强抵抗着水流的侵蚀。小桥架在两片山壁之间, 往下看就是万丈深谷。谁能担保这万丈深谷不是这瀑布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回停车场时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狗被拴在RV上, 看到我们在注意它, 小小狗儿大发狗来疯。上窜下跳, 极尽可爱搞笑之能事, 谋杀胶卷指数一百。RV的主人一家在旁边的野餐桌上午餐, 笑眯眯地告诉我们它四个月大。

再行25公里就到了另外一个瀑布Athabasca Falls, 很明显这是Athabasca冰河融水的支流形成的。穿过一片针叶松林, 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的小河。河水十分湍急, 翻起层层白浪。河边的树阴处有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在明目张胆地售卖麋鹿角, 应该是来自公园的人吧。不过当然是看的人多, 买的人少。顺着水流, 奔腾的小河在下游河面越收越小, 直到遇到坚硬的花岗石壁。河水从二十三米的高空落下跌落谷底, 水雾纷飞。依然有一座木桥横跨山谷间, 从小桥的某个角度可以很明显地在翻飞的水雾中发现彩虹。桥下水流从山谷中奔腾而下, 将整座山劈成两半, 山壁在水流冲击下变得十分光滑。水可穿石, 亦可劈山, 时间长短而已。

穿过小桥是一条小隧道, 可以绕到山壁的后方看到河的下游。看过介绍才知道, 这个走道并非人工, 而是以前的水道。不知何时水流改道, 改为冲刷另外一条石缝。拾阶而下, 两旁是两人多高的石壁。想象几百或几千年前, 这里曾经是水的世界, 真的是很奇妙, 也不得不折服于水的无穷力量。这条废弃的水道旁有一个天然洞穴, 当年可能是一个蓄水的深潭。洞穴里铺有枯枝和干草, 好像还能闻到一股不明动物的味道, 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动物巢穴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二) 姊妹湖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离Jasper小镇越来越近, 路上也遇到几个不太知名的景点。但下车一看指示, 大多都要走五公里以上的小道才可以到达。我决心等我退休后, 也要象路上遇到的徒步旅行者或自行车旅游者一样, 一路慢慢逛过来, 一个景点都不漏过。他们很多人都已经年纪不小, 希望那时我也有他们这样的体力。

在路的右手, 一条欢唱的小河边, 出现了一排隐藏在松林里的小木屋, 这就是我们这两晚的留宿地Beck's Chalet。办好入住手续, 找到了那间属于我们的小木屋, 将笨重行李放下来。来不及仔细打量一下我们的新居就得出发了, 我们还有几个附近的景点要看。

约五公里后我们就进入了Jasper小镇。与人来人往的Banff相比, Jasper显得特别安静, 街道也宽敞很多。从小镇的边上绕过, 我们直奔两两相望的姊妹湖Patricia Lake和Pyramid Lake。开上盘山公路不久, 突然发现前方去路和来路上好几辆车停在路上, 我们都摸不清头脑, 还是我们的御用大向导Betty眼尖"两只鹿在打架"。果然, 在左手边的树林里, 一场活色生香的大戏"鹿顶记"正在上演。两只麋鹿的战斗正处在胶着状态, 武器当然是它们头顶那漂亮的大角。两位主角的表演够敬业, 有来有往, 只听见鹿角的撞击声不绝于耳。为情, 为食, 还是只是哥俩穷极无聊练练手,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把这难忘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继续前进的路上, 我们都发觉路两旁的树木品种与别的地方很不一样, 居然是桦树林。要知道在前几天的旅行中, 入眼的几乎全部都是松林, 再好看的松林看久了也会感到厌烦, 这片白桦林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调剂。沿着指示牌, 我们开进一条小道, 应该不久后就可以到Patricia Lake边。不幸的是沿途都没有发现停车场, 直到我们开进一片小房子中间。原来这就是我计划旅行时准备预定的Patricia Lake Bungalow, 当时他们一定要预定三晚以上, 所以我只好放弃。正好可以绕一圈看看这里的环境怎麽样。巡视下来后觉得从外观而言与Beck's Chalet相比是各有千秋, 不分伯仲。

沿原路返回后再往前开不久眼前一亮, 美丽的Patricia Lake出现在我们眼前。湖水异常清冽, 呈现浅浅的蓝色。对岸的群山和两岸的松林倒影水中, 相映成趣。一阵徐风拂过, 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水中的倒影也开始弯弯曲曲。下到湖边更能感觉到湖水之清, 湖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阳光在水底投下波纹道道。绕过山弯就是她的姊妹湖Pyramid Lake, 此湖面积显得更大, 视角也更好。湖畔有独木舟出租, 一叶扁舟泛舟湖上, 一定是难忘的体验。在伸出湖面的浮桥上稍坐片刻, 感受一下湖风轻拂, 也是不错的享受。这两个紧邻的湖的美丽不分彼此, 可称得上一对姐妹花。

天色尚早, 在太阳落山前我们还准备坐缆车登上Whistlers山。

(二十二) 高山远眺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Whistlers山位于Jasper西南七公里处, 海拔约2500米。其名字的由来据说源于栖息于此山中一种叫声尖锐的土拨鼠的名字 ?C Whistling Marmots。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而上, 不长时间就到了半山腰的缆车站。

缆车每一刻钟一趟, 根本无需排队。在等待缆车的闲暇先鸟瞰了一下山脚下的Jasper镇, 街道建筑清晰可见。全封闭的索道车可乘坐25人左右, 游人可以透过玻璃观察四周景物。每趟车上都有一个解说员陪同, 大约七分钟可以到达接近山顶的观光台。据称这条索道的长度为北美第二, 从缆车站到观光台需要中途两次接力。缆车终于缓缓启动了, 我们被装在这个封闭吊篮里, 摇摇晃晃地升上半空。

在山腰的地方松树还很稠密, 尖尖的树梢在脚底慢慢滑过。愈往上松树愈稀落, 慢慢地连植被都不多见, 只有碎石和岩石风化而成的泥沙。在接近第一个转接站时, 解说的女孩让我们注意脚底。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她们发现有一只小熊经常在这一带的岩石堆里出没, 但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看见它的妈妈了。可能是被人猎杀, 或者遇到其他危险。总之这只可怜的小黑熊现在是个孤儿了, 它只能自己寻找食物。终于我发现在岩石堆中, 一个小小的黑点在移动, 再近一点就更清楚了, 也不过象小狗大小。小熊笨拙地在乱石中爬来爬去, 好像在找寻食物。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 很少有植被能够生存。据说小熊以浆果充饥, 老天, 它需要找到多少浆果才能填饱肚皮。可能是角度不好的缘故, 俐痛失看到小熊的机会, 希望她在下山的时候能如愿以偿。毕竟解说员说这山上已经三年没有看到熊了。

七分钟的车程并不漫长, 不多时我们就到了眺望台, 双脚终于又踏上实地了。从眺望台沿山道攀登一公里就可以到达山顶, 小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努力攀爬的身影。从观景台远眺, 远处群山起伏, Jasper小镇坐落在山谷之中。群山环抱的山谷中湖泊、河流密布, 颜色深浅不一, 象是一块块玉环, 条条玉带洒落在平原上。首尾相连的姊妹湖特别抢眼, 从高处看更为秀丽。绕到观光台后, 粗大的钢缆在巨大的滑轮上吱吱卷动, 据说已经使用了三十几年。

高山上风很大, 感谢Fred借我外罩一件, 让我有信心往山顶攀登。"请不要践踏花草植物"的标志随处可见。因为气候异常寒冷, 一年中植物生长的时间极为有限。高山植物大多低矮, 贴地而生, 估计一年也不过长不了一厘米。走路时如果不注意脚下, 很难发现这些不显眼的微型植物。我们不时发现一种又一种新奇的植物: 只有一厘米高的小松树丛, 虽然微小但很具体; 石缝中生长出来的豌豆大小的红色浆果, 大概这就是小熊的食物; 一丛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高山上虽然看似荒凉, 但从这些不显眼的植物身上你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勃发的生机。

在下山的缆车上, 我们都如愿以偿地看到那只可怜的小熊, 它依然在为食物而奔波, 希望它能平安坚强地生存下去。

(二十三) 森林中的小木屋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终于又到了快乐的晚餐时间。那本旅游指南上提及Jasper有两家中餐馆, 那家名叫"广东食府"的我们曾经开车路过, 另外一家四川餐馆据说更为价廉物美。我们在Patricia St.上来回溜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那个门牌号, 当然也没有看见中餐馆的招牌。幸好街道都不长, 走走还不算太累。奇怪的是Jasper好像是一块一块来分配门牌, 一路数到308号, 过一条街口立马变成400号。有了在Banff的教训, 我们还是用最快捷的方式 ?C 金口大开, 问人。一家小店店主告诉我们一年前这家四川餐馆老板因为家庭变故将餐馆结业, 他现在依然住在镇上。原址上现在是一家墨西哥餐馆, 原来如彼, 为什麽价廉物美的生意往往以悲剧收尾?

只好回到广东食府, 店堂稍显陈旧。说是广东餐馆, 大堂里管事的却是个上海人, 另外一个跑堂的小女孩是从哈尔滨来的。不多时菜就上来了, 味道不错, 烤鸭和蒜茸菜心最好。饭后大堂经理过来闲聊几句, 谈起十年前他在田林宾馆做过, 我正好在那附近住过两年多。他说前几年这个餐馆口味过于西化, 中国人都敬而远之。在他整顿下, 增加了一些中国特色菜, 有些菜就只提供中文菜单, 生意才好起来。总之在这次旅行中, 属这家餐馆的菜最对胃口。

回到我们的小木屋时,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树林边的小河依旧在哗哗的流淌, 估计我们就要在这小河淌水声中入睡了。木屋内部并不大, 但也五脏俱全。可惜太晚, 我们都不想生火。要不然在壁炉跳动的火光前, 大家围坐闲聊几句, 看看白天拍的照片, 肯定非常惬意。电视里播的都是多伦多的交通事故、性骚扰....总之没一件好事, 比起多伦多喧闹忙碌的生活, 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小屋中有两间睡房, 面积都不大。制暖设备比较陈旧, 在它的轻微噪声和小河流水声中, 我们进入了沉睡。不知道会否有雪车冰河入梦来?

(二十四) 安静的小湖

08.29: Edith Lake -> Annette Lake -> Maligne Canyon -> Medicine Lake -> Maligne Lake -> Jasper Town

Jasper镇附近有很多安静的小湖, Edith Lake 和Annette Lake就在其中。从我们的小木屋出发不久拐到16号公路上, 一路前行右拐就是前往玛林溪谷和玛林湖的路。穿过一座木头吊桥, 钻进一条林间小道, 清晨的树林里寂静无声。

在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的小道上绕了半天, 我们先到了Edith Lake。停车场上就停着我们孤伶伶一辆车。Edith Lake平静清澈如镜, 远处的群山和对岸的松林倒影栩栩如生。走进一看还能发现小鱼在鹅卵石之间穿梭, Fred的长镜头这时就显出了优势。远处还传来声声吼叫, 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叫声应该发自生长于峭壁之上的吼叫羊, 长着弯曲的大角, 十分威武而漂亮, 可惜无缘一面。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不久就到了Annette湖, 这个湖更加安静。初升的阳光照亮了半边湖面, 另外一半还留在阴影中。一半浅蓝, 一半碧蓝, 甚是漂亮。绕着湖边有一段骑马道, 策马行走在这碧蓝幽静的湖畔, 呼吸着针叶松的清香, 肯定是终生难忘的体验。

在寻找出路时我们又绕到一处湖畔, 原来又到了Annette湖的另外一边。湖边的草坪上停着一群野鹅在寻找食物。一个晨跑者的狗突然冲进鹅群, 惊起飞鸿一片。鹅群轻轻掠过湖面, 带出数道长长的波纹, 高山松林的倒影被打得支离破碎。过了许久, 湖面才回复平静。在仔细研究过地图后, 我们才搞清楚出去的路。

穿出密林后, 十几公里处我们就陆续看到六号桥、五号桥的标志。Maligne Canyon就快到了。
本文从互联网中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予以纠正。

评论
发表自 游客 于 2005-12-31 04:53:51
:upset :sigh :x :( :cry :? :eek :) :grin ;) 8) :p
li
发表自 游客 于 2006-04-01 09:06:18

发表自 游客 于 2006-04-01 09:07:48
去落基山脉最佳旅游时间是几月份。
最佳旅游时间是六月和九月
发表自 Edwin 于 2006-05-16 15:46:24
当然七八月人最多,但一些冰川的雪比较少,没有那么好看。
发表自 游客 于 2006-05-30 22:16:46
:grin

仅注册会员可以发表评论.
请登录或者注册

Powered by AkoComment 2.0!

< 上一篇   下一篇 >


WESTCA Technolog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美中文网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ode powered by Mambo; Logo designed by Vivian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