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酝酿去欧洲的计划,是从去年开始的,陆陆续续持续了一年多。妻买了很多关于欧洲的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直到今年夏天。这次旅行从七月九日离开至二十四日返回前后共计两个星期,途径四个国家。为了旅行方便,我们带了两部较小的相机:Nikon F80+18-35/3.5-4.5+28-80/3.5-5.6和Contax G2+21/2.8+45/2+90/2.8。由于大部分时间是在各处奔波,片子多是立此存照。关于文字,寥寥数言,算是一个纪念吧。
云飘飘提供了游记的部分图片。
初识欧洲 飞机徐徐降落在阿姆斯特丹的斯奇浦(Schiphol)机场。我没有丝毫的兴奋,因为直到我走出飞机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脚下的土地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欧洲。
几分钟后,一列有些陈旧的火车拖着满脸倦容的我们驶出了机场。窗外,依然是那些似曾相识的建筑和样子寻常的树木,零星地陈设在铁路两侧。目光所及,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风格迥异建筑形式。这种熟悉的场景让我的视觉疲劳而麻木。许是车次频繁,车厢内空空荡荡,鲜有的几个乘客跟我一样,神情漠然。耳边有节奏的车轮声周而复始,让我重温起许久以前的旅行。此刻,似乎只有身旁的行包,在提醒着我们身处异乡。我不禁有些睡意朦胧。
很快,列车抵达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存好行包,步出车站。马路对面,一个古旧的教堂突兀地映入我的眼帘,让我怀疑它的真实性。但它的出现至少使我相信,我们确已置身在阿姆斯特丹的某条大街上。
火车站前是条运河,舒展筋骨之后,站在桥上与车站合影,露出狰狞笑容。环顾四周,古董一样的房屋高低错落,颜色陈旧;街道繁忙,人声鼎沸,有轨电车不时穿梭而过。这才发现,与北美的自然简单相比,欧洲真的不同。
丹麦街(Denmark)是火车站前的一条主要街道,热闹非凡,各式商店饮食店罗列两侧,不一而足。和其他街道一样,两旁伫立着典型的佛兰德式建筑,红色或暗褐色的墙体,以白色镶边作为装饰。面向街道的一侧又高又窄,牵手相连,并无一例外地在顶楼部分伸出一根木梁。这让我大惑不解。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为了把需要储藏的货物运送到顶楼而安装的滑轮的吊臂――-原来如此。在高高的房屋之间,不时有细巷连接着不同的街区,置身其间,抬头仰望,如坐谷底。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略显慵懒的阳光洒满了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光似乎倒流了许多年。尽管周围各色人等衣着光鲜,我依然不能改变这种错觉。大约是因为这老式的建筑和遍布满城的青石路吧。忽然,嘈杂中传来一阵隐约的口琴声,时断时续,略带伤感,若有所思地漂浮在城市上空,仿佛在喧嚣的都市背后叙说着自己的故事。我不禁驻足,下意识地捕捉这来自城市角落的叹息。
来到国家纪念碑广场(National Monument)时,已是下午时分。广场上车水马龙,聚集了很多人,或站或走,或坐或躺,又有无数鸽子上下翻飞。一番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我举起相机,却不知拍什么。
不经意间,人到了一条河边,放眼望去,河里停靠着各种各样的船只。这里更象是后街,没有喧哗,只能听到偶经的行船轻驶而过荡起的水声。间或,有悠扬的钟声响起,回荡在静静的水面上。河岸边是撑起片片荫凉的树木,树下有三两长椅。坐在长椅上,安详地享受下午的时光,人们的脸上多了一份悠闲与惬意……水道,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大特色。阿市有120多条运河,修建于17世纪,和两旁的房舍一起,随着街道延伸。沿着河边漫步,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砖路面,体验时光回溯带来的感动,恍如隔世。
约5时许,火车南下。
仅注册会员可以发表评论.
请登录或者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