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rrow 景点介绍 arrow 阳光海岸/海湾群岛 arrow 加国政府为何这样重视白求恩旧居   加西网: westca.com | 网站大陆访问入口: 88tours.com

打印

  加拿大政府为何这样重视白求恩旧居?


  白求恩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赫文雷斯特镇,位于多伦多市北150多公里处,小镇的建筑和习俗依然保持着上个世纪的风貌。格尔湖和马斯科卡湖沿岸的农舍古风犹存,这里林木参天蔽日,湖泊星罗棋布。就在两个湖的中央,有座黄绿色的两层小楼。这就是白求恩的故居。现这里属于着名的玛斯科卡风景区,也是加拿大一处有名的旅游胜地。

  

  

  

  格雷文赫斯特镇本来是伐木工人聚居的地方,少有外来移民,总人口不过3万,但每年前来旅游的人高达1.2万人,其中75%的游客来自中国,或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绝大部分人是来缅怀白求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处名副其实的“红色景点”。

  远在1939年12月1日,白求恩逝世29天后,延安根据地军民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同一天,远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白求恩亲属和同事,也举行了追悼仪式。但在他的家乡小镇,人们当时还不知道这位老乡究竟在另一个半球的黄土地上,到底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日后的中国领袖为他写下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他成了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迄今几代中国人还在怀念他。

  具有崇高品德的人,永远会有人怀念的。泰德·阿兰比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花费了十年时间,并联系到白求恩的前妻佛兰西斯·彭妮,撰写了《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于1952年出版。这是白求恩的第一部传记。

  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在特鲁多总理坚持下,成为继英国法国之后第三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972年,基于白求恩曾在世界各地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加拿大政府宣布白求恩是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1973年10月13日,特鲁多总理访问中国,为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他特意安排从格雷文赫斯特白求恩故居找来了赠送中国人民的“最好礼物”——白求恩用过的医疗器械。

  1976年3月,白求恩旧居与中国的因缘,提升到两国政府关注的高度: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由联邦政府出资,买下雷文赫斯特镇白求恩出生的那栋两层小楼,并拨出专款,建立白求恩故居纪念馆,委托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

  

  根据白求恩亲属的愿望,故居按照1890年白求恩出生时的原样复制:家具、烤炉、油灯、键琴和毛线团等,都是白求恩童年时的摸样,甚至还特意在落地长窗边上安排了一个婴儿摇篮。这就是格雷文赫斯特镇约翰路235号的白求恩故居纪念馆,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也许,只有童年生活无限快乐的的人,才能具有那么崇高的救死扶伤精神吧?

  纪念馆开馆当天,中国政府赠送中国人民敬献的礼物:一幅巨幅油画《诺尔曼·白求恩画像》和一座白求恩和他的医疗队员群雕雕像。小镇的父老乡亲也为家乡子弟自豪,他们后来自愿捐资320万加元,在镇中心广场竖起高大的白求恩铜像:身穿八路军军装,脚踏草鞋,目光炯炯有神,正踏起快步迈向前方。加拿大总督亲自赶来为雕像揭幕。

  1986年11月,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批准,河北唐县白求恩纪念馆与白求恩旧居纪念馆结为姊妹馆。加拿大园艺家贝林先生向该馆赠送他本人培育、被加拿大政府命名的“白求恩精神花”(杜鹃花)。

  二十一世纪,加拿大政府再次关注白求恩旧居:2009年10月16日,在白求恩逝世70周年前夕,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拨出专款250万加元,再次修缮白求恩旧居纪念馆。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说,纪念馆是加中人民友谊的象征,每年都有很多中国游客和华裔前往白求恩纪念馆参观和缅怀这位伟人,拨款修缮这个纪念馆很有必要。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房子老旧还不是最要紧的问题,最感苦恼和不便的是缺乏一个放映厅,因而只能在院子里的帐篷中播放白求恩生平的影片。

  白求恩旧居纪念馆现在是加拿大为数不多的五十多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任馆长斯科特·戴维森说:纪念馆的运行维护经费90%由政府拨款,只有10%靠门票收入。

  下面我们就一边探访一边聊聊白求恩在格雷文赫斯特镇的故居:

  

  “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镇的一所牧师的住宅,去世于中国农村的一间草房中。”

  --- 这是白求恩故居播放的八分钟记录片篇首

  

  ↑从多伦多出发,驱车165公里,就到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着名的马斯科卡风景区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白求恩大夫就出生在这个几乎没有外来移民和华裔的林业小镇。

  

  ↑小镇的人很少,非常清静。这里是约翰街和休逊街的交叉处235号。这幅白求恩托腮沉思立在草坪上的照片就是白求恩故居。

  

  ↑是一座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二层独栋别墅,庭院里绿草茵茵。当年,这栋别墅的产权是属于教会的,是镇上为牧师提供的住宅。白求恩的父亲大学毕业后,来到这个小镇,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就出生在这里。但他只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后,就随父母离开了小镇前往多伦多,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小离家的人。当加拿大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于1973年正式访问中国,到底送什么礼品给中国呢?在广泛征求意见时,他知晓了白求恩,这位在中国受到全体国民毫无争议的尊重的加拿大人。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让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经历和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抗日战争造就了全新的白求恩并使他成为千古英雄。随即,特鲁多总理决定,送给中国人民的礼品是在白求恩家乡找到的、他生前发明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肋剪”和“铁制助理医生”。这两件物品随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76年3月,加拿大政府把白求恩故居买下来,并在不远处20米的地方,从邻居处征购来一栋白色小楼,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于1976年8月30日揭幕。2009年加拿大政府再次投资250万加币在白求恩故居旁整修游客接待中心,并于2012年7月11日剪彩。现在的白求恩故居,是加拿大国家级历史文物单位。

  

  ↑白求恩故居的院落中的三块精致的介绍牌,分别用中文、英文和法文简要记述了白求恩的生平,其中中文是这样写的: “诺尔曼.白求恩是一位大夫和人道主义者,出生于这所牧师住宅,他对蒙特利尔各医院胸外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一位坚强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倡导者。1936至1937年,西班内战期间,他领导加拿大医疗队,为西班牙共和军服务,首创了流动输血服务。他随后担任了毛泽东所领导的军队的战区外科医生兼外科顾问。

  

  ↑ 在白求恩故居院落的栅栏上张贴了很多儿童画。

  

  

  ↑这里已经基本恢复了原貌。一楼是客厅、餐厅和书房。从房间的布置看,这是一个家境富裕、品味高雅的家庭。白求恩的父母亲都是十分虔诚的基督徒,父亲是牧师,母亲是传教士。“母亲给了我一个传道家的性格,父亲给了我一股要行动的热劲。”这就是白求恩总结的家庭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客厅的家具很古典,角落里摆放了一架钢琴,翻开的五线谱让人感觉整个房间还留存着主人的声音。据说白求恩的母亲生前喜爱弹钢琴,并有着很深的造诣。

  

  

  ↑【探访白求恩故居】 这里是餐厅,房间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桌子上摆放着新鲜的点心,墙角一台老式的缝纫机上

  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还没有做完。为了再现白求恩故居的原貌,工作人员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们把故居里的现代化电灯、暖气等都拆除了,换上了当年的油灯、烤炉,并严格按照当时的样式复制了家具和摆设。

  

  

  

  ↑当年,小镇上的人们用水是靠抽取地下水;取暖靠大铁炉子。屋内主要的房间的陈设都已经恢复了1890年的样子。

  

  

  

  ↑一楼一间不大的书房,靠近窗户的地方是一个硕大的铁炉子。这里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书架上摆放了不多的书籍,

  书桌上是主人使用的绿色台灯、眼镜、蜡烛和喝水的杯子。

  

  

  

  ↑ 楼上和楼下房间的墙上,悬挂着十多幅画, 全面而准确地向人们讲述了白求恩家庭的生活品味和他短暂却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来到这里参观的人,绝大部分是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也敬仰这位医生。白求恩不仅在中国功绩卓着,也是加拿大全民医疗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在上世界70年代曾宣布,白求恩是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1996年,白求恩故居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1998年,白求恩被载入《加拿大医学名人册》。2004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举行的“最伟大的加拿大人”评选活动中,白求恩名列第26位。

  

  

  ↑踏着木梯拾阶而上 ,上面就是白求恩父母的卧室,也就是白求恩出生的房间。

  

  

  ↑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均是按照白求恩出生时的样子布置的,从小小的木质摇篮和旁边椅背上轻搭的衣服,可以从中看到了白求恩一家的生活习惯。

  

  

  

  ↑ 以上这些物品是白求恩故居展示的主人遗物。白求恩故居的文物仅有极少数生活用品是原物,很多家具和用具都

  是由白求恩家族的后人所捐赠的,也有部分是从社会上征集来的当时使用的物品。

  

  

  ↑一个很小的放映室,为前来瞻仰白求恩故居的朋友们播放八分钟的电视片,有英、法、中三种语言供观众选择,大家可以自己拿起耳机听解说。电视片中播放的内容有很多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极其生动地介绍了白求恩的经历,特别是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身在异国的土地上,电视画面上出现中国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白求恩大夫卷着袖子在战地医院为伤员做手术。1939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可以看到延安军民送别白求恩遗体恸哭的情景。

  

  

  

  ↑ 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白求恩在战地医院做手术的大幅模型和雕塑。白求恩作为一名西方人,在1938年,我们的祖国遭受日寇蹂躏的年代,他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故地带着医疗队和药品、特别是带着一种精神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侵略者,他的精神不仅在当年抗日战争的战场上鼓舞了千百万将士们英勇杀敌,在今天,依然有着供我们吸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人要高尚、要纯粹、要脱离了低级趣味、要有益于人民。

  

  ↑ 在白求恩故居展厅的一角,有一个面对所有观众的普通留言台,上面摆放着一本留言簿,参观者可以写下留言。

  

  ↑工人正在忙碌着,迎接整修一新的白求恩故居游客中心的剪彩活动。

  

  ↑ 2012年7月11日,坐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小镇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游客中心落成仪式。加拿大联邦政府、马斯科卡地区和格雷文赫斯特镇官员与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房利、专程赶来的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白求恩和平医院的代表出席了落成仪式。加拿大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尼·克莱门特代表加拿大政府讲话:白求恩纪念馆是白求恩遗产的一个象征,这里将成为研究白求恩的一个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房利说:由于白求恩在中国享有的巨大声誉,每个来加中国人,包括很多华裔移民心里都有很深的“白求恩情结”,成为格雷文赫斯特镇的常客。任凭时代变迁,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不会改变。白求恩家乡格雷文赫斯特镇11日宣布当日为白求恩日。

  

  

  我想告诉你们一个医生的故

  事,他是白求恩大夫,他死在一

  个群星灿烂的夜晚。他知道,我

  们都知道他要死去。我们无法忍

  住哭泣,我们翻山越岭,扛着他

  那已是很轻很轻的尸体,走了很

  远很远。我们村里的乡亲都来

  了,他们全都哭了,苍天也哭

  了,我们要在群山中为他建一座

  陵墓。

  --- 这是白求恩故居播放的八分钟记录片结束语

(来源: 生猛历史) 


本文从互联网中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予以纠正。

评论

仅注册会员可以发表评论.
请登录或者注册

Powered by AkoComment 2.0!

< 上一篇   下一篇 >


WESTCA Technolog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美中文网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ode powered by Mambo; Logo designed by Vivian Sun